完本之王_写作是一门修行(当作上架感言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写作是一门修行(当作上架感言吧) (第2/4页)

试着写网文,断断续续,纯粹算是写着玩的。后来,到2005年开始写《数字生命》(已经被404了),才算是进入了网文的职业圈子。我一直觉得,是网文这样的形式、平台,给我提供了在写作上进行更多尝试的机会,是一个在叙述、表达上更充分和自然的界面,它大大革新了传统的作者和读者的交互方式,在行文的习惯、速度、情节设计上,有了相当多的创新的可能。

    只是可能。我自己并没有将那些可能一一付诸实现,这些年来,看到的许多网文,也似乎并没有做太多这样的尝试。归根到底,网文还是迅速从一个写作和交互的形态,变成了一个工作输出的形态。

    所以,我几次因为其他工作而离开网文圈,也没觉得什么可惜的。虽然经济上算算损失是不小,或许一路写下来,应该比现在好些。但是,本来就志不在此,网文领域,除了少部分作者作品,毕竟,大部分的东西都是工业制成品而已。

    14年到15年,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课的时候,我把这些年累积下来有关写作的思考整理出更偏向于技术实践的《创意与写作》的课程和训练体系。课程更偏向于写作的“技巧”层面,格式和基本逻辑层面。也就是说,在“心体技”三位一体中,涉及跟多的是后面两个环节。后来,自己的小公司成立,在公司框架下,将这部分课程的难度和理论密度提升,再补充了部分世界观建构的课程,做了两轮对公司内和伙伴公司、有业务联系的合作方开放的课程。效果还不错。

    整个课程的核心,其实是有关如何从写作目标出发,建立思考逻辑和基本框架,然后如何去把东西有效率地写下来,并且避免很多基本的表达问题。我觉得,写作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通过有效率有方法的训练,通过阅读和对阅读成果的学习体认,至少可以把写作基本能力提升到及格线。或者,比及格线略高那么一点。到了65分水平,差不多也就有了基本的文体自觉了。

    而后,就是漫长的依靠努力、依靠天赋、依靠气运、依靠时机的过程了。最核心的是:依靠痛苦。我就不解释什么叫做“赋到沧桑句便工”了。

    一个作者想要全方位强大,阅读量、思考深度、写作的训练量、日常触及到的各种材料的质量、知识和创意的积累和管理方式等,都只是写作一个作品的前置基本条件。在写作一个作品的时候,基础的三观、作品的立意和立论、故事建构、材料采集梳理和选择、结构、叙述方式、对阅读体验的管理、检讨自己是不是具备改类型该题材该方法写作的基本能力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深入和缜密的思考、检讨。这些,还是在有充分的字词、语法和常识掌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反思自己那么多年写东西的经历,觉得自己的文体自觉这关过得还是蛮早的,大概03,04年的时候吧。但之后那么多年,我充其量也就是在65分基础上,提升了不到10分。要我说现在综合写作能力,大概,平均72,73分。有良好状态和表现的时候,大概能冲击80分。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而文笔,大概是我最弱的一环,现在还在65分基础线上徘徊。夸我文笔好的,请检讨一下你们自己平时看的都是什么玩意。

    到了17年底,才终于又萌生了新的想法。仔细想来,最初这个想法是被《重版出来》这个日剧所激发的。《重版出来》讲述的是漫画编辑和作者的故事,燃不燃的是另一回事,但是,其中许多有关于作者、编辑们的互动和心态的转变,可以说真正触及到了创作者的许多核心要素。真的是很让人触动。而后,陆陆续续又补了《编舟记》《爆漫王》之类的东西。到了年中,哪怕是冲着石原里美去补看了《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却也看到了其中描述的诸多作者的心路、类型和变化,感触不少。别吐槽我看日剧日漫之类的了,看看国内有啥能让我看吧。《傲娇与偏见》我还是冲着其中诸多熟人去看了,然而,有人真觉得迪丽热巴和真正的作者有一毛钱关系么?

    再之后,还是看番让我有了决心要写。看的什么?《三月的狮子》原来,一个人的成长上,能有那么美的沿途的风景,能有那么些微的感动、感触、接受与疏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倒也没错,但是,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