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火铳与弓箭 (第2/2页)
了墩堡,他们麻利地反手取下骑弓,摸出箭矢,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了前方,似乎根本不受战马颠簸的影响,如履平地。 蒙古人的骑弓用的是轻箭,射程较短,为了确保射出的箭能够飞入那些五尺宽、两尺高的孔洞内,他们一直到五十步之内才松开弓弦。这么近的距离,加上战马奔跑的惯性助力,无数箭矢如同蝗虫一般,乌压压飞向了墩堡。 五十步也是火铳的最佳射程,邓范一直压着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就是想依靠堡垒的掩护,把鞑子骑兵放近一些,造成更大的伤害。他们所在的墩堡位于堡群的正中央,根据战前的布置,第一枪只能由这个墩堡来开,其余墩堡不能擅自开火,所以,其他的墩堡都在等待攻击的信号。 乌压压的箭矢飞上半空之际,邓范终于下达了命令。 “开火!” “呯呯呯……”农兵们扣动了扳机,无数支火铳在射击孔吐出了火舌,密集的铅弹撕破了空气,带着“呜呜”的风声与箭雨在半空中交错而过,飞向了敌人。 火药产生的动能终究要强过人力射出的箭矢,弹雨后发先至,钻入了蒙古骑兵的阵中。 铅弹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张弓的姿势,还没来得及抽出箭壶中的第二支箭,就纷纷中弹。伴随着“噗噗噗”的弹丸钻入肉体的声音,蒙古人惨叫着坠马,很快就被疾驰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按照他们惯用的战术,跑动当中用轻箭袭扰对手,同时战马高速奔驰,既可以动摇对方的阵列,也可以让对方的箭落空。从成吉思汗时代起,这样的战术就是蒙古人的大杀器之一:对手的阵列是静止不动,只能承受箭雨攻击带来的伤害,而蒙古骑兵是游动作战,对方的箭矢飞过来有个时间差,命中率就要低得多,双方伤亡的差距极大。没有几个对手能够承受这样的不对称攻击,世上也只有蒙古人有这样的骑术,高速跑动中骑射还能保持较高的命中率。 本来这样的战术无往而不利,曾经伴随着蒙元铁骑征服过大半个欧洲,即使在蒙古没落之后,在清军重骑兵(或者说骑马的重步兵)支持下——轻骑兵远程袭扰,重骑冲击——也能横扫东亚大陆。可是今天他们面对的对手,是躲在墩堡里的火铳手,恰好克制住了他们所有的优势。 火铳弹丸的速度,远远超过弓箭,这么近的距离,根本不需要预判提前量,无论蒙古人怎么跑,都躲不过弹雨的攻击;同时重骑兵冲击的配合也无从谈起。蒙古人绝望地看着自己射出的箭雨绝大部分落在了夯土的墙壁上,无力地掉落在地,而对方射出的弹丸却无从躲避,只能以血肉之躯承受,这第一波攻击显然是失败了。 虽然骑弓射出的轻箭也有部分从射击孔钻了进去,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从伤亡交换比来说,守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受伤的农兵被拖开,很快就有人补上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