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BOSS_第24章 央视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央视来人 (第1/3页)

    随着《盲井》拍摄完成,剩下剪接的工作便是李扬的事了,少恭和保强,则重新回归了三元里。保强还吃小吃店的服务生,少恭依旧去酒吧驻唱,只不过他所创所出来的歌曲,全是注册了自己版权的歌,没拿到自己版权证的歌曲,他绝不会写出来演唱。

    随着又是两月过去,京城再次进入了冬季。这种天气下,李扬给少恭打电话,邀他去一家火锅城,说是有事商量,好要他带上保强。可是当少恭两人到的时候,包间中就只有李杨一个人。

    他招呼两人坐下,随即从公文包拿出几份报名表格,分别要少恭在编剧,副导演等位置填上自己名字,而保强则要在主演处填上名字。

    至于那上面,李杨已经在导演和制片人处,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见少恭看得很认真,李杨给二人拿到上果汁,道:“咱们电影,跟我们知道的那样,被国家给禁播了。但我可不会死心,世界大着呢!你这里禁播,我就去别处想门路。”

    “李导,咱们电影去国外参展,不是都需要国家支持吗?”对于去国外参加展出,少恭并不了解,他只是觉得一个国家每年总会有几部优秀电影,而那些电影被国家爱看重,会大力支持拿去国外参展,但向他们这汇总独立电影,如何去国外参展,他可就不知道了。

    “你说的那只是其中一种办法。”

    李杨喝了口酒,又吃了块肥牛,招呼二人边吃边聊了起来:“很久以来,华夏电影得以亮相国际银幕主要靠政府在海外筹备各种影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此类影展的推广力度日益增大。

    但是,这种影展是双方互利下的,比如你今年向国际推出十部影片,同样也要引进十部影片,然后两者互相交流,如果你的影片的确够优秀,各大电影节自然会给你发出邀请,然后国家就可以大力支持你带着影片去国际参加角逐了。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靠在国际上获奖很快浮出水面的张义谋、陈恺歌等人就是这种路子。

    而现在这个时代,国际信息爆棚,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的到来,一些电影节本着发掘优秀电影的开拓精神,已经允许独立电影报名参加。此类影片取材边缘性、风格的个人化以及影像上的反常规性深受个别电影节的评委的称道,也成就了不少有志于电影的年轻导演和编剧。

    但与这两种模式相比,以合拍片为主完全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海外国家主流院线,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种需要钱,很多的钱,还必须要有影视公司作为后盾。

    咱们的这部电影,国家是没希望了,钱又不是特别充足,只能靠着第二种自己报名参赛了。”说到这里,李扬笑得很灿烂:“恰好咱们这部电影取材边缘化,风格化,所以应该会有骄人成绩。”

    少恭不断翻着那些报名表,一边翻还一边道:“宝岛金马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就这三个吗??”随即他看向李扬道:“宝岛电影金马奖与华夏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亚洲华语电影三大奖项,含金量高的很,咱们这部电影能得到那份殊荣吗??”

    “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李杨道:“现在国际上历史悠久的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注重政治性和社会性;戛纳拥有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强调商业与艺术结合;威尼斯更爱剑走偏锋的怪才。

    咱们这部电影算不上剑走偏锋,也不够商业化和艺术性,却唯独有政治性和社会性,所以柏林电影节是我的首选。而亚洲这些奖项,香港金像奖跟戛纳和威尼斯差不多,喜欢商业化、艺术化、剑走偏锋的电影,咱们不具备,华夏金鸡奖,咱们电影遭禁,就说明了它的问题跟柏林一个样子,喜欢政治性和社会性,只不过华夏金鸡奖独爱宣扬华夏历史性、政治稳定性和社会向荣的电影,咱们的影片是在给它抹黑,遭禁无可厚非。

    但报道的金马奖,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