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孤骑送书 (第1/1页)
第27章 孤骑送书 吕、杜两人听了施全的御敌计划,都建议联名上表朝廷,劝说皇帝亲临建康府,誓师亲征。施全一时也不好拒绝,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吕颐灏笑道:“钦差大人,事不宜迟,我们要尽快上书万岁,说明我们的歼敌方略!” 杜冲也附和道:“吕大人说的是,如果我们能劝说陛下西行杀敌,则首功必然是钦差大人您的!” 施全摆了摆手道:“两人大人不必心急,我们还是先巡视一遍江防,等回到建康城中再做计较,也不迟!” 吕、杜只好陪着笑容,答道:“我们是心急了一点,此事全听钦差大人的安排!” 马飙见吕、杜两人对施全一脸的媚笑,轻声对身边的宗敏说道:“吕、杜两人真是贪功心切,他们如此卖力地建议上书朝廷,还不是想借施二哥的计策,在建康城下歼灭金兵主力,到那时,不仅皇帝面上有光,他们也是首功一件!” 宗敏叹道:“这就是我们大宋朝的悲哀,这些地方上的将帅只会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胸中却无丝毫的御敌之策,但他们溜须拍马、做官却很有一套!” 再说吕、杜两人将燕子矶逃难的百姓安置完毕,又陪同施全三人巡视了江防。一行人从建康城东的燕子矶,沿着满是芦苇的江堤,一直来到城西秦淮河的入江口——老龙口。 施全见老龙口开口非常宽敞,入口却十分狭窄,此处易守难攻,正是建康水师的军营,整个军营依水而建,面向开阔的长江,四周都是高高的栅栏,水寨内旗帜飘扬,刀枪如云,满是宽大的战船。 施全、宗敏、马飙都是北方人,见惯了马背上的征战和厮杀,哪里见过这些在水上如履平地的将士,三人都感叹不已。 宗敏赞道:“施大哥,小妹看到此景,突然想起当年刘皇叔来东吴甘露寺招亲,曾与孙权共游北固山,叹道:北人骑马,南人行船!真是各擅千秋!” 施全叹道:“如今大宋江山能否守的住,就全依仗这些水上的健儿了!” 宗敏见施全言语中有些不安,劝道:“施大哥,这大江自古被称为天堑,东吴、东晋、南朝都曾依此立国,如今我君臣一心,将士用命,只要坚守江边要塞,胡马岂能飞渡?即使金寇一时侥幸,渡过这茫茫的大江,江南纵横的水乡也必然是他们的葬身之所!” 马飙也道:“二哥,宗姑娘说的好,如果我们守不住长江,我们就一边杀敌,一边诱敌深入,实在不济,我们就退到东海逍遥岛上,说不定还能见到李姑娘呢!” 宗敏见马飙提起了李梦瑶,担心施全又会想起那段往事,急忙打断道:“马大哥,你也太悲观了,大哥此时心绪不宁,需要的是鼓励!” 马飙喃喃道:“难道我劝二哥的话,说错了?” 施全听了,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望着李梦遥离去的方向。这时夕阳已经西斜,吕颐灏、杜充见天色渐晚,让副将叫来一艘战船,众人上了官船,方才沿秦淮河回到城中。 第二天清晨,吕颐灏、杜冲带领建康城的大小官员,来到钦差行辕,拜见施全三人。双方行礼完毕,吕、杜两人就恭敬地递上了一份表书。 施全接过表文,见上面先是叙述了当前建康城周边敌我的形势,后面则是恳请天子御驾亲征,激励士气,诱敌深入、歼敌城下,建立不朽之功,最后则是劝诫天子趁此役的胜利,建都建康,誓师北伐,恢复中原。 吕颐灏见施全看完了表文,试探地问道:“钦差大人,这份表文草拟的如何?” 施全赞道:“两位大人绝好的文笔,整个表章写的是热血沸腾,让人为之动容。” 杜充急忙谦虚道;“钦差大人您过誉了,我们的文章写得再好,如果没有大人的御敌良策,还不是一纸空文?” 吕颐灏又道:“既然钦差大人首肯,还请大人亲笔署名,然后属下和杜大人再附议其后!即刻派人送至行在!”,说完就走向一张书桌前,亲自为施全研墨。 杜充见吕颐灏抢先了一步,也不甘示弱,急忙拿起书案上的毛笔,蘸了蘸墨,双手递给施全道:“还请钦差大人亲署!” 施全没法推托,只好接过纸笔,署上了自己的官职姓名,随后又将表章递给吕、杜两人,两人也先后签了自己的官职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