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0章 不够低调 (第1/3页)
杨锐没有立刻展开pcr的研究,尽管只需要一个好创意,一个好实验室以及两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可能完成这项实验,但是,一鸣惊人的背后,可能有更多的麻烦和工作。 一鸣惊人就像在闹市中挖出一筐子黄金,需要不错的运气和极佳的技巧才能将之搬运回家,最早做这件事的同志是位君主,有实力开开心心的给大家演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剧目。 pcr在原本的历史上,其实也有一鸣惊人的成分,发明人穆里斯72年从学校毕业就没有正经的做过学术,直到79年进入西特斯公司也不受同事待见,做的是实验室生产的工作。pcr的首篇论文投给了自然未能发表,投给了科学也未能发表,最终是发表在了酶学方法上,就影响力来说,后者与顶级期刊是天壤之别。 即使是这名可以说是普通的研究员,他也有一个伯克利分校的phd虽然phd可以翻译成博士,但不是所有博士都叫phd他的毕业论文登在了自然杂志上,那还是72年的事,放在中国,妥妥的学术大牛的起步,而在美国,这样的简历其实也很有帮助,至少让换了三四份工作的穆里斯很是随心所欲。 相比之下,还是大一新生的杨锐,连有基础都称不上。 而要在科研方面打下基础,更多更好的论文永远是不会错的。 杨锐读研的年代,国内大学的学术气氛已经很浓厚了,正经学霸都要在校期间努力“积累paper论文”。 那个年代,一名优秀的学霸,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考虑阅读论文了,有些从小爱科学的孩子,可能在读大学以前,就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研究方向,和重生了一次的杨锐的节奏是差不多的。 大一读论文,大二学论文,到大三和大四的时候,碾压级的学霸能攒出三五篇的论文,这样,当他们毕业的时候,才能得到院士级或者长江学者级的前学霸教授的关注,进而有机会加入优秀的科研团队,前程一片光明。想要申请出国留学的也是一样,积累了论文的的轻而易举的拿常青藤大学的奖学金,纯考试的学生,就唯有看运气了。 大学和中学,是一个不尽相同的世界,虽然还是用分数论英雄,但很多分数是隐藏起来的,实力不足的甚至不知道其他学生拿到的分数是什么东西。 杨锐仍然是一名大学在校生,用这个身份去憋pcr技术,很可能浪费了机会。 因为仅仅是身份问题,就有可能让他各种评选中失分。 杨锐考虑再三,首先将目标放在了southe印记杂交的发展上。 这是一项75年就开发出来的技术,也是研究基因图谱的基本技术,主要用于测定专一性的核酸片段。 而为了检测复杂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或者多基因家族中的真基因和假基因,各国科学家在过去几年里,做了很多的工作。 换言之,就是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大量的论文意味着大量的引用,杨锐准备以此作为垫脚石。 因为印记杂交技术是pcr的前置技术,杨锐研究正的印记杂交技术,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的线路清晰,一方面可以节省实验仪器的投入,最后,还能在本领域建立一定的声望。 读汉语言文学的声望刷的再高,在分子生物学的会场上也是陌生人,同领域的题材,最是适合刷声望和影响因子。 杨锐据此整理着实验思路,每隔几天,就去“上地”看实验室的基建情况。 为华锐实验室准备的仪器也在一天天的增加,只等着基建完成就可以安装。 在此期间,杨锐还得按着课程表上课。 不像是成名了的科研大拿,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见不完的人,杨锐这种没有组织的科研员,平日里想找个人讨论一下都不容易,许多课程重听一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