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_第七百一十七章:皇上VS圣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七章:皇上VS圣贤 (第3/3页)

这一点的。

    皇上的确是千古明君,的确是英明神武。

    但是在教化上,他是没办法和那些先贤相提并论得。

    但是为什么,皇上的办法,要比那些先贤更加奏效呢?

    思索良久,最终,他们开始朦朦胧胧地感觉到。

    这应该是受众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不识字得。

    而圣人的教诲,又生僻深奥难懂。

    就算是苦读十年圣贤书,都不敢说能够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

    更何况是那些愚夫愚妇们呢?

    但是皇上推行的电影下乡,用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教化。

    真正的寓教于乐,超过五岁的孩子,都能够看得懂。

    那么自然而然的,效果就要比圣人的文章教化,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

    这并不是皇上比先贤更加的强大。

    而是因为,皇上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啊!

    ……

    接下来,整个华夏国,都在大搞建设。

    而各个行政省,各个市区,各个县城,各个乡镇,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数不清的学校。

    这也是皇上还有朝廷的意志。

    各大行政省,各个地区,除了修路之外,最紧要的,就是先把学校和医院建立起来。

    而这两者建立起来之后,华夏城,就开始分配老师。

    而目前来说,师资力量也是奇缺的。

    没办法,就拿华夏城来说,虽然已经建城多年。

    但是能够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

    毕竟,华夏城的建城时间,还是短了些。

    到现在为止,还没到一个学生正常的毕业时间呢。

    这里面,也就有少数的天才,能够跳级毕业。

    不过,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了,当初跟随他们过来的哪一批人之中,自然不乏可以当老师的。

    但是,这些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缺口,也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之中,有一些,现在混的很好,自然是不可能去当老师的。

    光有学校,而缺少老师,这该怎么办呢?

    不要紧,可以去大唐引进人才嘛!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唐的学校更加的繁多。

    每年的毕业生,日渐增多。

    但是这些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考得上科举的。

    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一直增加。

    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毕业既失业,处于待业状态。

    而现在,华夏国,开始大量招聘老师。

    只要考试合格,口才便给,就可以到华夏国去就职。

    这对那些待业者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些人之中,固然有一少部分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是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去黄金州去看看。

    听说,黄金州遍地是黄金啊。

    并且,他们唐人去了,尤其是书生,备受尊崇。

    听说哪里的温度很适宜,听说哪里的女子很热情,很开放,很浪漫。

    他们如果有钱的话,早就想去了。

    而现在,华夏国给了他们这一次机会,他们如何能不心动呢?

    于是,当华夏国招聘老师的消息一出,马上有无数人前来报名。

    华夏国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别说就缺现在这点子人。

    就算再多缺一倍的人手,大唐也能给凑齐啊。

    而有了这些老师之后,华夏国大大小小的学校,就开始正式开启。

    在华夏城,学生上学都是免费的。

    但是在各大行政省,财政自理。

    此时,各大行政省,建立初期,自然没有多少资本。

    所以,学生上学,都是需要交钱的。

    并且,学费不菲。

    没办法,那些老师的薪酬,可是很高的。

    而老师的薪酬,就只能从学费里面出了。

    但纵然学费很高,但是报名的学生,还是非常多了。

    已经达到适学儿童将近一半的比例。

    别看将近一半似乎并不高似的,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比例,已经是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了。

    那个时代,甚至一个村子,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而现在,入学率居然有这么高,这让各地的官员,在吃惊的同时,都是无比的振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