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一百零四 (第1/1页)
花果山。 阿紫将烟罗镜罩在头顶,隐匿了身体与元神,降落在了花果山。 山清水秀,古柏苍松,飞禽走兽,奇花异果,琳琅满目,生机无限。 紫气东来,灵气如雾。 人间仙境,不过如此。 伫立观望许久。 百感交集。 最终化作一声无悲无喜地轻叹。 “花果山,我来了。” 阿紫童稚的面孔,挂着与之不符的沧桑。 深深地做了一个呼吸。 将胸中的郁气排尽,再将花果山得天独厚的灵气充盈全身。 一瞬间。 心情明朗开来。 摘了一颗脚边的野果。 一株膝盖高的草本植物,顶部一簇簇红彤彤的指甲大小的果籽。 嚼碎。 满口苦涩。 阿紫吐了吐舌头。 正皱眉时,脸上忽然又浮出一股古怪之色。 一瞬间,灵魂仿佛有了一种被一股清流冲洗一般的错觉。 阿紫再次伸手摘了一个果籽。 “疼!” 忽然,身边响起一个女孩痛苦的声音。 阿紫一愣。 环顾四周。 空无一人。 阿紫将果籽扔进了嘴里。 疑惑间,忽然想到了什么。 低下头。 盯着脚下长了果籽的草木,道:“刚才是你在喊疼吧?” 那草木或者是被阿紫盯得不自然。 半响,再次传来委屈的声音:“我的果籽很苦的,你摘了一颗就算了,还摘第二颗。” “有意思。” 阿紫瞪圆了眼睛,道:“花果山果然神奇,你一颗小小的……” 阿紫话到一半,那颗草木忽然打断道:“等等,请你不要告诉我,我是什么。” “为什么?”阿紫饶有兴趣道。 “有一只该死的猴子,终有一天会回来告诉我的。” 草木的声音有些惆怅。 “我一直在等着他。” “你叫小草?”阿紫错愕道。 “你怎么知道?”小草的声音同样惊诧。 “我见过一只猴子……” …… 几日后。 花果山的桃林。 盖了一栋崭新的学堂。 学堂门前挂着一块匾额。 “留薪堂”。 右下角。 “一百零四”。 四个小字,娟秀整齐,鲜红如血。 一则消息在花果山传开。 有一位老神仙降临花果山,在花果山开辟了一处叫“留薪堂”的道场。 老神仙要教化众生,传授众生长生大道。 随手摆弄了几手神通后。 身处灵气缸,却不能修行的花果山一下子炸开了锅。 “留薪堂”里,虎豹虫狼,蝶鸟鼠狐,各种飞禽走兽络绎不绝。 不过,“留薪堂”的老神仙却给求学之徒出了个难题。 学堂书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不仅有妖族的各种修行功法,甚至不乏佛道两家的典籍。 而那些书籍出奇一致的是,每本书都是洋洋洒洒不知几千字,却没有一副图案旁注。 那么问题来了,花果山的动物们,会说话,却大字不识一个。 于是,识字成了当务之急。 花果山,众生灵,一场识字的浪潮,轰轰烈烈地汹涌开。 …… 方寸山。 猴子从树杈间跃了下来。 冥冥之中。 猴子的目光落在了洞门旁的石碑上。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一副碑文,仿佛暗藏无上玄妙。 猴子一眼不眨。 目光逐渐迷离。 久久凝立。 仿佛当初花果山的一块石头。 风声跌宕。 日月交替。 时间如白驹过隙。 匆匆之间。 春夏已过。 三星洞洞门紧闭,丝纹不动。 不进亦不出。 …… 方寸山,西三百里外。 一座人类城镇。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和尚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眼睛四处张望,嘴里却在碎碎叨念。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都说佛法在世间,却一个个都躲在灵山不出来。” “嘴里说要入世,可寺庙一个个都建在深山之中。” “……” 嘀咕了半天。 年轻和尚终于唉声叹气道:“唉,应该是这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入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菩提师叔三万岁大寿,年轻和尚奉世尊之命,下灵山给菩提老祖拜寿。 哪想和尚第一次出远门,在凡尘中,迷路了。 辗转之间,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一阵浓香袭来。 年轻和尚精神一震,目光落在了前方的一个叫卖坛子鸡的摊贩上。 几步冲上去,垂涎欲滴。 摊主一见,挥手驱赶:“我这里不化缘,走开。” 年轻和尚也不恼,乐呵呵地掏出一锭金子:“我买,你卖不?” 摊主一愣,麻利地接过金锭,不住道:“卖,卖。” 年轻和尚抓住一只鸡,津津有味地啃嚼。 有路人指指点点。 一位老伯路过,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年轻和尚跟上了老伯,满嘴流油,问道:“老伯为何叹气?” 老伯横眉道:“老夫信佛,见不得你这般花和尚。” 年轻和尚道:“老伯何出此言?” 老伯怒极反笑:“若老夫没记错,佛门十戒中,有不杀生,不蓄金银财宝两戒?” 年轻和尚道:“对呀,是有那两戒。” 老伯呵斥道:“你犯此两戒,还算什么出家人?” 年轻和尚一脸认真道:“老伯此言差矣。” 老伯道:“怎么,连诳语都打上了?” 年轻和尚道:“敢问老伯,小僧何时杀的生?” 老伯道:“你口中吃的鸡,还不是杀生?” 年轻和尚据理力争道:“第一,它不是被小僧所杀;第二,它不是为小僧而杀;第三,就算小僧不吃,它也已经被杀。佛门也有‘三净肉’,所以小僧吃荤,不等于杀生。” 老伯噎了一声:“你这是狡辩!” 年轻和尚慢条斯理道:“敢问老伯,难道凡间易物不用金钱?” 老伯道:“当然得用金钱。” 年轻和尚道:“所以小僧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还多给了摊贩主钱两,又迎合了佛门行善的核心教义,有错吗?” 老伯道:“那你可以化缘呀。” 年轻和尚道:“刚才那位摊贩主早已有言在先:他不给化缘。” 老伯道:“那你可以找愿意给你化缘的。” 年轻和尚三下五除二,几下子便将整只鸡吞下腹中,盯着老伯,道:“那老伯,您可以再施舍小僧一只卤鸡?” 老伯气得浑身发抖:“滚!老夫就算喂狗也不愿施舍给你!” 怒极攻心,佛袖而去。 年轻和尚无奈地摊了摊手。 “这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