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潜规则_第一章 你在犯致命的错误吗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你在犯致命的错误吗1 (第1/10页)

    第一章你在犯致命的错误吗1

    职场中不仅存在着明操作,背后还存在很多你所看不到的潜规则。

    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不慎踩到了这些隐藏的“地雷”,甚至在尚未弄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时就无奈地失去了工作。

    如今职场中,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技术娴熟、才华横溢或者经验丰富的人,而是能够在变幻无常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处乱不惊的高手。

    他们知道危险何时来临,知道陷阱如何躲避,他们往往升迁得更为迅速、更为省力。

    想了解他们所知道的秘密吗?

    那么,请阅读本章,你也可以学会。

    01.应避免与他人讨论关于薪水的问题

    “这太不公平了!”

    小d生气地说,“不就是向其他员工打听了一下他们的薪水吗?

    因为这个就被罚了20元钱。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呢?”

    与他命运相同的小a则显得更加委屈,他莫名其妙地失业了。

    他痛苦地讲述了自己被辞职的经过:

    小a和一位同事是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而且同一工种,基本工资也相同。

    有一次,这位同事悄悄地问他工资和奖金是多少。

    小a心想,既然人家问了,说说也没什么吧。

    于是,就告诉对方了,对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你的奖金也是那么多啊?”

    小a当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表现出如此惊讶的表情。

    此后没几天,老板就找小a谈话了,臭骂了他一顿。

    说不该告诉同事有关于自己收入的情况。

    原来那位同事认为,他对公司的付出要多些,业绩也好一些,拿的理应要比小a多些。

    他认为应该给他涨工资,即便是不涨,也应该在待遇方面比小a好些。

    此后,这位同事表现出对小a非常不满的态度。

    小a不明白,是他自己要问的,自己只是说了实话,难道伤害他了?

    难道侵犯他了?

    为什么他要这么针对自己呢?

    而最近一次,有一位很要好的同事高兴地告诉小a,他和老板谈过话,老板答应给他涨工资。

    小a也替这位同事高兴。

    当发工资后,该同事问小a工资和奖金是多少,小a如实地告诉他了:这个月多发了一些奖金。

    结果,他立马生气地说:“原来大家的奖金都是一样的啊!我以为只有我才有呢。”

    言下之意,老板承诺过给他涨工资的事情本应该只是他才有的,结果大家都多发了奖金,他认为这对他太不公平了,老板说话不算数!于是,他找了老板去闹,非要老板给他涨工资。

    结果,老板一怒之下炒了这位同事,顺带着把小a也给炒了。

    “这太让人气愤了!”

    小a满脸懊恼地说,“老板辞退我的理由分明就是一个没有说服力的借口!”

    无论是小d的故事,还是小a的故事,在职场中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他们都因为打探或者泄露了“薪水”而被公司惩处。

    他们很不服气,相信这些事情放在我们很多人身上时也同样会有如此反应,否则我们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职业专家说,工资体系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讲都是最高机密,是不能相互谈论的。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的工资收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而隐秘的话题。

    但是我们的习惯就是,越敏感、越隐私的话题,我们就越想知道!所以就会有这些自认为“冤枉”的故事发生。

    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冤枉。

    薪酬保密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一般都采取直接打入职工工资卡的方式,连工资条的发放也要放入密封的信封。

    不但员工之间不了解他人薪酬,即使部门领导往往也不知道,只有财务部和主要负责人才知晓,特别是一些效益工资较多的岗位,如销售、设计、策划等。

    一般企业会将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标准公开,虽然允许个人查看自己的薪酬评定过程,但是不许查看他人的。

    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薪酬保密工作也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采用年薪制的企业是由于薪酬收入比较特殊,比如年终奖金占了年薪比例的10%~50%不等的情况下,则不宜公开。

    而多数月薪保密的企业是怕员工之间或者同其他相同行业人员比较后,产生消极心理。

    现在很多核定工资标准都是业绩评估,对于一些文员、内勤等职位,不像业务员那样,通过业务量就能看到个人成绩,而这种坐班制工作的评估通常会由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意见和看法来决定,容易产生矛盾。

    另外,企业也是怕员工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